潜山十峰——万岁山

admin2024-03-03
在潜山市的源潭镇,提及山峰,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那座雄伟壮观的万岁山。

在潜山市的源潭镇,提及山峰,人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那座雄伟壮观的万岁山。这座山以其金字塔状的独特形态,横跨五里,高千余尺,静静地屹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,守护着源潭的安宁。

万岁山的传说源远流长,与远古时期的西海息息相关。传说中,西海逐渐退去,露出了两座小山——万尖山和万层山。万层山因其形状类似女性的乳房,又被称为“奶山”。这两座山的山神为了争夺高下,约定了白天长高,夜里不得增长。然而,万层山神为了超过万山,违背了约定,夜里偷偷生长。终于,万层山的高度远远超过了万山,惹得天庭注意。玉帝恐其刺破天庭,遂命雷公电母将其拦腰斩断。从此,万层山的高度不再增加,成为了现在的万岁山。而万山则更名为天柱山,也就是现在的皖公山。

关于万岁山的名字由来,还有一个传说。古时有位名叫罗毅的英雄,曾在此山筹备登基称帝,因此得名“万岁山”。虽然正史中并无罗毅的记载,但他在民间传说中却是一位英勇的山大王。罗毅的父亲因正直得罪县官,被陷害入狱而死。年幼的罗毅为了报仇,苦练武艺,最终在万层山设寨聚义,对抗官府的压迫。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,使得万层山逐渐更名为万岁山。

近年来,有人考证罗毅为唐朝末年的草莽英雄。根据潜山县志等史料,万岁山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唐肃宗时期。由此可见,罗毅的生活年代应早于唐代。罗毅在万岁山招兵买马,日夜操练,欲登天子之位。如今,跑马场、将军凹、营盘等地名仍保留着当年的痕迹。山顶中央的圆形洞,据说是罗毅当年树立旗杆的地方。

然而,罗毅的势力逐渐壮大,引起了官府的注意。在一次突袭中,罗毅的部队因疏于防范而迅速溃败,罗毅本人也被抓捕。在酷刑之下,罗毅并未屈服,最终被扔下山崖。幸运的是,他被乡人救活,但已成为废人。此后,罗毅一直隐居在源潭地区,他的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开来。

在传说中,罗毅逐渐被演化为“罗汉菩萨”下凡。因罗毅曾有登基称帝之意,在源潭的方言中,“万层山”与“万岁山”音相似,因此逐渐被称为了“万岁山”。后来,因其故事并未涉及安邦定国的大义且称帝未遂,罗毅逐渐被戏剧化地称为“罗汉先生”,再后来,“罗汉先生”又因方言谐变为“南方先生”。

万岁山下有鲁坦湖(即红旗水库),湖中有螺蛳山,湖边的菩萨岩上有金仓银仓,湖边有佛子庵等等。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神奇的传说和历史故事。

 

来源:潜山市户外运动协会
图文:余继胜

罗毅 万岁 潜山 万山 逐渐
评论
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!